作者:黄申
在战国那风云激荡、波谲云诡的历史长卷中,宣太后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,以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和卓越非凡的政治手腕,在秦国乃至整个战国的舞台上,留下了浓墨重彩且难以磨灭的印记。
宣太后,芈姓,约在楚宣王二十六年(公元前344年),诞生于楚国丹阳的宗室之家。楚国,这片充满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土地,赋予了她与生俱来的聪慧灵秀与高贵气质。彼时的楚国,在楚威王的统治下,国力强盛,文化繁荣。然而,楚威王十一年(公元前329年),随着楚威王熊商的溘然离世,楚怀王熊槐登上了王位,为了巩固与秦国的联盟,楚国与秦联姻,年仅16岁的芈氏,带着对未知命运的憧憬与忐忑,告别了熟悉的故土,踏入了秦国的宫廷,成为秦惠王嬴驷之妃,被封为“八子”。
初入秦宫,这座华丽却又暗藏玄机的宫殿,对年轻的芈氏而言,既是机遇的摇篮,也是充满挑战的战场。在这个权力交织、人心叵测的地方,她凭借着自身的智慧与坚韧,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逐渐站稳脚跟。此后的岁月里,她接连为秦惠王诞下一女三子,每一次新生命的降临,都仿佛为她在秦宫的地位增添了一份稳固的基石。17岁时,她生下长女嬴氏,这位公主日后远嫁燕国,成为燕昭王后,在燕国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;20岁时,长子嬴稷呱呱坠地,也就是后来威震天下、在位长达五十六年的秦昭王;之后又诞下次子嬴悝,获封高陵君;幼子嬴芾,被封为泾阳君。在秦宫的日子里,她一面悉心照料着子女,一面悄然观察着宫廷中的权力更迭,在不动声色中暗自积蓄力量,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时代来临。
展开剩余73%公元前311年,秦惠王溘然长逝,秦惠文后魏氏所生的嫡长子、太子嬴荡,年仅19岁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,即秦武王。秦武王四年(公元前307年),一场突如其来且极具戏剧性的变故,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瞬间在秦国朝堂激起千层浪。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进入周都洛阳,雄心勃勃的秦武王竟在东周太庙贸然举龙文赤鼎,试图彰显秦国的强大。然而,命运却在此刻无情地转折,秦武王不幸因举鼎绝膑,猝死当场,年仅23岁,且未留下子嗣。
秦惠文后魏氏听闻噩耗,心急如焚,立刻拥立庶长子嬴壮为秦王,左丞相甘茂也坚定地站在了她这一边。此时,局势变得错综复杂,右丞相樗里疾尚在护送秦武王灵柩从洛阳返回咸阳的途中,秦国的权力中枢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与动荡。而远在燕国为质的芈八子长子嬴稷,命运的齿轮也在此刻开始了悄然转动。赵武灵王得知秦国的变故后,出于引发秦国争位之乱,从而削弱秦国实力的目的,采纳了乐毅的计策,派遣代郡郡相赵固,以最快的速度将嬴稷送回秦国。
彼时38岁的芈八子,凭借着多年在宫廷中积累的敏锐政治洞察力,迅速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命运、为儿子赢得王位的千载难逢的机会。她与异父弟魏冉以及外甥向寿等人秘密谋划,试图策反与甘茂争权的樗里疾。在那个风云变幻、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的时期,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悄然拉开了帷幕。芈八子深知,这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博弈,她凭借着卓越的口才与智慧,穿梭于各方势力之间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成功说服了樗里疾。在她的精心策划与巧妙运作下,举兵叛乱的计划逐步成形,犹如一张紧密的大网,悄然向对手笼罩而去。
而左丞相甘茂,在察觉到局势的微妙变化后,审时度势,为了自身的前途与秦国的稳定,经过一番权衡,最终率领百官倒戈。秦王嬴壮与同母弟嬴雍,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虽率领拥戴者顽强抵抗,但终究寡不敌众,无奈逃出咸阳。最终,嬴稷成功篡位,登上了秦王的宝座,即秦昭王。然而,此时的秦昭王年仅19岁,尚未举行冠礼,按照秦国的传统,不能亲政。芈八子顺势执掌朝政,自号“宣太后”,同时任命同母异父的兄弟魏冉辅政,就此开启了属于她的辉煌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政治时代。
宣太后掌权后,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手腕与卓越的领导才能。她重用亲戚,精心组建了以魏冉、芈戎以及儿子嬴悝、嬴芾为核心的“四贵”集团。这个集团宛如一张紧密而强大的权力大网,将秦国的朝政牢牢掌控在手中,开启了太后摄政与外戚专权的先河。在她的统治下,秦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她以女子之身,在男性主导的政治舞台上,站稳了脚跟,成为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。
在外交与军事方面,宣太后同样有着令人瞩目的举措。摄政期间,韩国因受到楚国的威胁,向秦国求援。然而,宣太后从秦国自身利益出发,拒绝了伐楚救韩的请求。但秦昭襄王却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,最终还是派兵救韩于楚。此外,位于秦国西北边境的义渠国,长期以来一直是秦国的心腹大患。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,凭借着剽悍的骑兵与灵活的战术,屡屡侵扰秦国边境。面对这一劲敌,宣太后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政治智慧与果敢决断。她毅然放下太后的尊贵身份,不惜以自己的美色为饵,与义渠王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巧妙周旋。据史书记载,她甚至与义渠王育有两个儿子。这漫长的布局,看似荒诞,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意图。最终,在甘泉宫的一场精心策划的宴席上,当义渠王还沉醉在温柔乡的幻梦之中时,宣太后果断出手,一举诱杀义渠王。随后,秦国铁骑如汹涌的潮水般横扫义渠全境,这个长期困扰秦国的强大边患,终于被连根拔起,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消除了一大障碍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秦昭襄王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成长成熟,对权力的渴望也日益强烈。母子之间围绕权力展开的博弈愈发激烈,曾经紧密的政治同盟出现了裂痕。公元前266年,魏人范雎的一句“秦安得王?秦独有太后、穰侯耳”,如同投入静水的巨石,激起千层浪,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导火索。秦昭襄王听从范雎的建议,下定决心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,将她任用的外戚“四贵”全部驱逐至关外。曾经权倾朝野的宣太后,就这样在政治斗争的浪潮中黯然落幕,被亲生儿子废黜。
次年(公元前265年)十月,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铁血太后,在孤寂与忧愤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,最终葬于芷阳骊山。宣太后的一生,是传奇的一生,她以女子之躯,在男性主导的战国政治舞台上,纵横捭阖,翻云覆雨。她的决策与行动,深刻影响了秦国的发展走向,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她的故事,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传奇,激励着无数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她的智慧与勇气,也让我们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,有了更为深刻而生动的认识。
作者简介:黄申,微信公众号:磬乡文学苑,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,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,擅长于散文、随笔、小小说系列。
发布于:四川省51配资网-炒股10倍杠杆软件-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-股票配资平台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